English

走出去:面向新世纪的战略选择

2000-03-1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童 怀 我有话说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们迎接新世纪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战略选择。”连日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就“走出去”战略发表看法,认为这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结果,更预示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新世纪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

走出去

是促进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代表、委员们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抓住了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在扩大对外开放中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通过实施“引进来”的战略,引进技术、资金、管理和人才,实现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国力。

外经贸大学教授王林生委员认为,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冲击下,世界经济正面临着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而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正面临着经济发展上台阶、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这对中国来讲,无疑是一种机遇。在这种背景下,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完全必要的。

“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要面对中国即将加入WTO的挑战和机遇,在20多年来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成功实践基础上,把过去成功的‘引进来’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续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的同时,把发展经济和开拓市场的目光投向世界经济大舞台。”上海兰生集团董事长张兰生代表说。他认为,这是中国经济20多年持续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也是面向未来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促进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浙江省工商联副会长南存辉代表则进一步认为,相对于20多年来我国扩大对外开放中实施的“引进来”战略,“走出去”战略更是在融入国际经济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抢占世界竞争的制高点,并根据国际市场和经济竞争的游戏规则真正把握自己命运的一场“主动战”。

走出去

为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提供了广阔空间

不少代表和委员认为,在中国即将加入WTO的背景下实施“走出去”战略,实际上为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民盟中央副主席孔令仁委员说,“这就意味着世贸组织100多个缔约国将对我国开放市场,为我国的企业主动进军国际市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中学、磨、滚、爬,增强竞争能力和实力,开拓国际市场和充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上海市市长徐匡迪代表认为,目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正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发展阶段,这些地区应继续实施“引进来”的战略,结合本地实际,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本地产业结构水平;同时,要“两个轮子”一起转,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业及时向国外转移。“事实上,这些年来我们已经在这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据徐匡迪代表透露,近年来上海一些企业已在南美和非洲创立了一些工业园区,并与中亚一些国家进行积极协商,在能源、轻纺等领域进行合作。

江苏省省长季允石代表认为,我国即将加入WTO,这就意味着我们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参与国际竞争,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中,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他表示,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做到两个市场一起抓,两种资源一起用,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可以说已成为江苏增创跨世纪发展新优势,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江苏省大胆地走出去,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发达地区都有江苏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设备比较先进,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具有一定优势的产品打入了国外市场,包括自动扶梯、电动自行车、医药、家电等。

对于实施“走出去”战略,著名农民企业家、浙江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代表从自己多年拓展海外市场的体验中,用一句大白话作了诠解:“这实际就是在洋人的地上,用洋人的资源,做洋人的老板,赚洋人的钱。”他补充说,更重要的是,通过“走出去”,扩展了眼界,经受了锻炼;改进了技术,提高了质量;占据了市场,增强了实力。鲁冠球代表介绍说,从90年代初至今,万向集团通过稳步地自主开拓海外市场,目前已经在美、英、德、加和南美等7个国家设立了10个公司,仅1999年一年国际收入就达1亿美元。

据浙江省省长柴松岳代表介绍,近年来浙江省的一些企业也在探索拓展海外市场和利用海外资源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这次人代会结束后,我们就要组织浙江一些企业到东南亚有关国家进行考察,探讨在这些国家投资合作的可能性。”

走出去

必须造就一批掌握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人才

“企业要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下去,其根本点就在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孔令仁委员认为,在国际市场上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很重要的一条取决于人才的数量质量及其才能的发挥程度。“因此,当务之急必须造就一大批懂得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和开拓国际市场的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巨大作用。”

孔令仁委员的观点在众多代表、委员中得到回应,张兰生和南存辉代表都不约而同地将人才问题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应当特别给予重视的问题。一些代表、委员指出,长期以来在发展以“引进来”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中,我们常常被动地依靠国外合资方开拓国外市场,在今后主动开拓国际市场、开发国际经济资源过程中,人才问题无疑是一个严峻的现实。

南存辉代表说,在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过程中,不仅要有一批懂得国际经济游戏一般规则的人才,而且还要有一批精通特定领域和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和政治游戏规则的人才。“不具备这些条件,我们就谈不上迎接加入WTO的挑战,更谈不上在世界经济竞争中打赢主动战。”

走出去

必须制定规范防止一哄而起

在谈及实施“走出去”战略时,代表、委员对加快培育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给予了特别关注,大家普遍认为国家要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的联合,逐步扩大对外投资,促进企业在以更强的实力和竞争能力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跨国经营。鲁冠球代表以自己的切身感受指出,一个企业没有相当的资金优势、产品优势和技术优势,是很难在竞争如此剧烈的世界市场上站稳脚跟的。

柴松岳代表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我们一方面要培育自己强有力的跨国公司,另一方面也根据中国的特点,充分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比如,我们浙江的一些中小企业,它们的产品在质量、档次、成本和生产规模、技术要求方面,都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无论进入国际市场,还是到国外投资建厂都有自己的开拓空间。”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关系国家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家应在法律规范和资金、外汇管理和进出口政策等方面,保证这个战略的实施。张兰生代表强调指出,在实施这个战略过程中,我们既要有“交学费”的思想准备,不因可能出现的挫折而惊慌;又要切实采取措施,防止一哄而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